今年以来,提高城市综合能级已成为西安发展的一个高频词。而在城市能级提升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影响力最基础的部分。在大众视野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道路、地铁、高铁等交通网络建设。可以看出,今年城建投资方向中,交通仍然是重中之重,从拉大城市骨架,到改造主城区臃肿的道路交通,如关注度较高的,北辰大道北延伸、二环路三环路提升改造等。
作为国家批复的第5个都市圈规划,西安都市圈势必为提升西安城市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多处提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任务及要求,我倍感振奋,也深知责任重大” 。2022年西安两会期间,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扬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最近,西安当地人不时看到有列车在轨道上行驶。这条已经建成10年的轻轨终于要“复活”了? 从西安曲江轻轨项目负责人处了解到,轻轨项目确实正在为重启运营做准备,现在正在进行检修和测试,预计将在上半年内正式开通。曲江轻轨原走向为环形线,串联起西安核心旅游区各个知名景点,定位为旅游观光线。但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存在争议,一些市民和专家认为,伫立在空中的高架破坏了城市风貌,尤其是在大唐不夜城和大雁塔的仿古建筑区域
近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印发,其中成渝中线高铁等4个总投资达3284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引人注意。这些项目预计在2022年将投资220亿元,无疑将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以重庆、成都“双核”为中心,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PPP模式是一种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指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这种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北京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2006年1月全国首家城市轨道交通PPP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成立,是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各出资49%组建而成的合作企业。同年4月,京港地铁与北京...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城轨再度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这一年,城轨行业同仁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助力我国城轨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轨大国”的地位又得以夯实。
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工程全长4.2公里,平均站间距0.97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置4座车站,由北向南依次为模式口站、金安桥站、北辛安站和新首钢站。
11月30日下午由西安市纪委监委主办,市纪委监委派出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联合市轨道交通集团在地铁2号线打造的西安市首列廉洁文化主题地铁专列——“清风古城号”正式发车。
11月3日从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获悉,截至2021年10月底,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总客运量为23.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778万人次。对于数量庞大的北京“地铁人”来说,即将有更多线路选择。今年年底,北京地铁计划开通11号线西段、17号线南段等7条(段)线路,开通线路的条段数为历年最多。此外,地铁公司也采取了诸多举措,提升乘客乘车体验。
西安地铁国庆假期运营时间自9月30日至10月7日,共计8天。节日期间,地铁线网运营安全平稳有序,8天累计客运量2376.45万人次,日均客运量297.05万人次。9月30日节前一天客运量达到假期最高值,为395.99万人次。
这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化身京港地铁出行小管家“阿捷”,外形活泼可爱且拥有丰富的知识库,可通过语音交互、图像化表达等方式实现人机交流,这是北京轨道交通首次将智能机器人引入地铁站,为乘客提供多元的出行服务。
2021年9月23日,广州地铁集团与腾讯公司联合发布了新一代轨道交通操作系统——穗腾OS 2.0。“穗腾OS”由广州地铁集团与腾讯公司成立的穗腾联合实验室推出,是业内首创的基于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新一代轨道交通操作系统。此次升级发布的穗腾OS2.0,重构了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单一功能定制”的设计理念,可以灵活响应,不断生长,真正实现了轨道交通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撑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运营,对轨道交通
因“7·20”特大暴雨灾害停运的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城郊线当天恢复载客运营。这是郑州地铁全线网因灾停运50多天后,率先恢复载客运营的部分线网。12日5点50分,中新网记者在郑州地铁1号线的起始站点河南工业大学站A口看到,车站入口已经打开,站内熟悉的报站声也循环响起来,一些市民陆续进站。
什么是TOD?正式的叫法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通俗点说,就是围绕着公共交通点,建设开发土地,使周边居民可以充分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这里的公共交通点,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一般是围绕着交通点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
我国地铁车辆向“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6月28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的我国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在郑州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地铁车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