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聆听了中国唐史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勾利军教授的“唐宋王朝的历史特点与概况”的专题讲座,讲座分为“传统道德的发展脉络、大唐王朝的历史概况和大宋王朝的历史概况“三大部分,勾教授激情饱满、见解独到的讲解让人难以忘怀,颇生感触。
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们平时所说的“德才兼备”,也是把“德”排在“才”的前面。德,就是要我们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浮躁,焦虑,迷茫”几乎成为我们这些当代人最大的通病,有没有一泓能洗涤我们浮华心灵的清泉呢?静下心,放低姿态,从自己的品德修养开始做起,我认为加强道德修养需从以下做起:
要培养信仰,笃信古圣先贤的教诲。人只有有所信仰,有所敬畏,生活才会有方向,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智慧,我们要依照古圣先贤的教诲构建我们幸福人生的价值观,坚定地依教奉行。古人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笃信才能接受到圣贤雨露的滋养,天雨无私难润无根之草,圣贤慈悲难度无缘之人,笃信、奉行才能真收益。如果我们仅是把圣贤教诲当做知识学习了解一下,可能会对我们心灵产生一些启发,会让我们萌发行善利他的心念,但是如果坚信,不奉行,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难有好的结果。就像一颗豆子放在水里可能会发芽,长成豆芽,但是很难长出秧子,更别说开花、结果。而只有将豆子种在土壤里面才会生根、发芽、长秧、结果,从而成就豆子的一生,而这个土壤就是坚信,就是笃信、力行。
要身体力行,做传统道德的踏实践行者。传统道德是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不是单一学术、不是简单方法,是指导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大道,如果不去用,不去做,那么经典永远是经典,而我们永远也只是那个没有进步的我们。现实中很多时候传统道德都被我们当做知识来学习,挂在嘴上,写在书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常常说传统文化我学过,什么书我读过,但是真正身体力行的有多少。曾看过一则故事,清末时一个秀才满腹诗书,但穷困潦倒,有一次遇到一位得道高僧,便将自己的疑惑告诉高僧:“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读了一辈子书,却穷困至此,看来古人都在骗人啊?”高僧平静地看着他说:“请问秀才读了那么多古人的书,照古人的话做了几句?”秀才哑口无言,高僧呵斥道:“古人何曾骗我们,我们读了古人的书却不去力行,是古人骗我们,还是我们在欺骗古人呢?”这个事例清楚地告诉我们学贵力行的重要性。嘴上的、笔记本上的以及大会报告上的加强道德修养,只是叶公好龙,也永远只是海市蜃楼,唯有踏踏实实地去践行,我们才能真正升华自己。
道德就在身边,从细微做起。大道至简,至理微存,从小事做起,做好身边的事就是一种进步。我不在公众场合吸烟,我不随地吐痰,今天我为办公室换了桶水,明天我帮环卫师傅推推车子,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请坚持!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的道德水平就在慢慢提高。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小的善行坚持下去将会引起我们质的改变。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做好细微就是进步,坚持进步就是修身。
(杨森颖)